趣谈肥料

 

“肥料”是庄稼不可缺少的东西,很多人不屑一顾,认为没有可竖之理,更没有可写之点,其实,那是因为你缺少经历,没有种过田,更没有接触过农民,当然不知道它的乐趣,特别是年轻人更无半点其知。大凡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会记得,当年农村忙景哪能缺少肥料的角色,肥料的制作和生产从无到有,都是随着人们的思维和科技发展一步步走来,其趣有意,其景独特,其知难得。笔者说这话真不是哗众取宠,更不是言过其实,因为我见识过也参与过,下面就来讲讲农村肥料的发展史。

大概几岁的时候,我们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个小坑,是专门用来收集烧饭的火灰、门口树木的落叶以及家里的卫生垃圾,就如现在的垃圾箱。不过,那时可没有这么时髦,叫“灰荡”是家里自留地专用肥生产基地,除此之外还有鸡鸭鹅粪便可作肥料,当然私家肥的最大来源,就是人的粪便和猪的粪便,人畜有个共用间,那就是“茅缸”。说到“茅缸”也是农村一景,屋前门后各式各样材料做成的茅缸棚,不知生出多少尴尬事,好在那时人们司空见惯,要是放到现在真不知有什么纰漏。那辰光生产队也有个硕大无比的“茅缸”是专门用来收集猪牛粪便的,大如水塘,深难见底,因为,每个村子都有养猪场和牛栏,队里田多,肥料主要靠它们。

临到下肥时,“茅缸”奇景尽显,随着队长的哨子声,全村男女劳动力都挑着粪桶准时来到茅缸边,由队长分工,将茅粪挑到田里,一人负责一截路,从茅缸一直排到田里,相互传着挑子还不时地喊着号子,好听、好看而且热闹。一缸粪几十个人要挑数天才能挑干,你说大不大?百十头猪数十条牛的粪便怎么能满足需求呢?农民有办法,还有种地造肥料取之不尽,只要有力气一年四季都不缺,那就是塘泥,村里有大小几十个水塘,每到农耕季节都会将部分塘水抽干,以泥作肥,俗称“清塘”。这些肥料毕竟不是正宗肥料,田里收成自然不高,亩产量低的很,五六百斤一亩已经很好啦。

由于田多肥少,农民们又发明了加工肥,就是在田头边挖个坑,把田里的野草、田埂上的茅草连根带皮刨出,放到坑里再引水发酵变成肥料,解决了应时之用。但田埂上的野草遭到毁灭性打击,水土流失严重,很多田埂由于无草保护而造成坍塌,人们意识到这种积肥得不偿失,只好另寻它路。

也不知怎么平地冒出肥料“三绿宝”就是绿萍、水葫芦和水花生,三物何来?直到今日都没弄清,只晓得村村庄庄搞起绿色革命,涌现出一大批培绿农技员,解决了肥荒。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水花生泛滥成灾,这鬼东西无论是水里还是土里都能见风长,不怕日晒不惧淹,严重影响庄稼的生长,打乱生态平衡,对此农民是恨之入骨,几十年过去了,水花生这玩意依然旺盛不败。

随着时代的前进,农村肥料终于同科技搭上关系,人们将城里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开发,使废料变成农宝,这就是“氨水”。于是,村村都在村头挖个大坑,用水泥做成有盖子的氨水池,氨水虽然好,但计划供应仍然影响农村的种植。受氨水的启发,农村又发明了沼气,就是把生活垃圾、畜生粪便全部放进用砖砌成的大池子里,经过发酵产生气体和水肥,气体可用来生火做饭,点灯照明,酵水自然是上好的肥料,农村又爆发一场沼气革命。

紧接着就有了化学肥料,即化肥。这东西着实厉害,一亩田只要几十斤,啥肥料都不要,庄稼长势诱人,特别是水稻由原来的亩产几百斤变成超千斤,农民尝到了科学的甜头。后来,化学肥料不断更新,有了钾肥、磷肥、尿素以及各种专用肥,科学越来越发达,农民的收成也越来越好,随着科学的进步,人们越来越讲究饮食,对庄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使用多年的化学肥料仍然遭到淘汰,代替它们的是绿色无害的有机肥料。

 

(西北浩斯特分公司黄磊供稿)